多谋善断,国之栋梁……

    安靖帝笑了,于烈啊于烈。

    “你说的挺好,朕也很欣赏吴有缺,尤其他的那几首诗,给朕带来不少感悟。”

    “朕常常想,若天下多几个吴有缺这样的人,朕也不至于那么孤独了,也不至于这般劳累。”

    安靖帝似乎颇有感慨,然后,轻描淡写的说道:“朕也舍不得杀吴有缺,可是他犯下滔天大罪,不杀他,我皇室威严将荡然无存。”

    于烈道:“陛下或许有所误解,吴有缺并没有轻薄国主,将进酒这首劝酒诗,是在国子监中考时所作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昨日亲自到国子监问询,当时在场之人很多,并非吴有缺与公主私下饮酒。”

    “国子监祭酒,监丞都在,还有众多的学子。”

    “相信陛下也读过将进酒,在公主之后,还有左祭酒。可见左祭酒是一定在场的,此外,国子监监丞,众多学子都在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若不信,国子监祭酒就在此地,陛下何不问问他。”

    于烈有理有据,完全挑不出毛病。

    坦白的说,安靖帝想拿将进酒这首诗做文章,实在不应该,说不过去啊!

    于烈不知其背后原因,也没时间让他深究,调查,当下他要做的,先让吴有缺活下来。

    安靖帝寒声道:“朕当然知道吴有缺作诗时,有很多人在场,也知道那句左祭酒。”

    “于烈,你看问题太片面了,人与人的认知是不同的,那些不知道曲水流觞,不知道此诗乃国子监中考时所作,他们会作何感想?”

    “那些无知且愚昧的蠢货,那些卑劣且可憎的浪荡子,他们会在背后对我吴国公主评头论足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,吴有缺该不该杀。”安靖帝的话语中,透露着丝丝寒意。

    于烈一针见血的指出安靖帝话语中的漏洞,“难道因为那些卑劣愚昧之人的口舌,就要加害有才之人?”

    “陛下,吴有缺没有错,何来大不敬?”

    “请陛下收回成命!”

    于烈几句话,把安靖帝逼到角落,无路可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