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叫什么,这叫杀鸡儆猴。

    诛廖文博九族,震慑左余哀这帮混账。

    旧党成员纷纷色变,

    吴有缺注视着左余哀,姚先之,陈阶,宋显星几人,脑海回想起离开庐江的前一夜,他和乔翀的对话。

    吴有缺问乔翀,去了京都,万一有什么变故,需要帮忙的时候,是否旧党可以依靠?

    乔翀的回答是:“旧党之人比新党更可恶,有一个算一个,都该死。”

    吴有缺当然知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都该杀,杀谁都不会杀错,只是潜意识的以为旧党嘛,与新党是敌对关系,按说,应该和乔翀关系会比较好一点。

    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,吴有缺还以为乔翀和朝中旧党会有往来,没想到乔翀会这么说。

    廖文博的死,没给吴有缺带来任何冲击力,

    诛九族实在不算什么,

    熟读历史你就会发现,朝堂之上的那些百官,跟乔翀说的一样,有一个算一个,怎么杀都不会错。

    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,任何一个朝代,朝堂衮衮诸公,没有一个干过一件人事,全他妈了隔壁的忙着争权,忙着勾心斗角为自己谋取利益。

    正所谓你方唱罢我方登场。

    在这样一个前提下,老百姓怎么可能会有好日子过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出于保护吴有缺,还是吴有缺刚刚入阁,现在就给他封赏,有点太过了。

    但是不奖赏也说不过去,毕竟如果不是吴有缺揭穿了左余哀他们的阴谋,他安靖帝的江山都保不住了。

    于是思来想去,安靖帝拿出来一封奏疏,笑容满面的与吴有缺说道:“这封奏疏,乃是建安主薄刘洗……不对,现在刘洗已是现任的庐江太守了。”

    “刘洗在奏疏上说,北周胡骑在短短一个月当中,数次寇略我疆域,庐江守卫多为步卒,知胡骑寇略,也不能出。”

    “多亏庐江侯乔翀麾下的虎敖军,多次痛击胡骑,装载我大吴疆域。”

    “刘洗多次为虎敖军请赏,朕深知庐江不能没有虎敖军,大吴更不能失去庐江。”

    “朕也非吝啬之人,考虑到虎敖军将来或有可能攻击安丰,朕已经着令军器监,择日将三十万枚箭矢,八千副甲胄,若干强弓劲弩送往庐江。”